面肌痉挛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缓慢进展周围脑神经疾病,常表现为一侧眼睑抽动,逐渐扩展到口角以及面部肌肉抽动,严重者可引起下颌、颈部肌肉抽动。
少数患者可伴随头痛、耳鸣,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等症状,常在情绪激动、疲劳时加重。
该病多见于45岁以上人群,男女都可能发病,女性更多见,近几年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面肌痉挛一般不会自然好转,症状会逐渐加重。
面肌痉挛如何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磁共振面神经水成像和颅内血管成像检查能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压迫面神经的“肇事”血管,并排除肿瘤压迫等一些少见的情况,为手术提供精确指导。但是磁共振并不能发现所有的血管压迫,尤其是小的“肇事”血管的压迫,临床上诊断仍然重视患者的症状学特点。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能缓解痉挛症状,但难以根治,且早期可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越长效果越差,最终无效。并且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最严重的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导致剥脱性皮炎,危及生命
2.肉毒素注射治疗
面部局部肉毒素注射治疗初次有效,1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3-6月左右,但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反复使用导致面部僵硬。
3.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由于多数面肌痉挛的病根发生在颅内,是由血管压迫导致的,因此,将压迫颅内面神经上的动脉血管移走并用垫棉材料固定,使血管不再接触神经,保护神经不再受到压迫,使面部抽搐症状消失,就能够治愈面肌痉挛。这种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目前是国际上公认唯一能够根治面肌痉挛的治疗方式。
上一篇:浅谈帕金森病的症状及常见治疗方式
下一篇: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