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沙裕湘医院官方网站

肺部结节≠肺癌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结节”。这个医学术语常常让公众恐慌,甚至与肺癌划等号,肺结节也成为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不少人因缺乏正确认知而陷入焦虑,盲目过度治疗,或因忽视随访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那么,发现肺结节究竟该怎么办?

首先,肺部结节≠肺癌!绝大多数结节为良性,但科学认识、规范管理至关重要。肺部结节管理应遵循“早期发现、准确评估、动态观察,谨慎决策”原则,避免过度焦虑贻误病情。


image.png



肺结节分类学:

▲根据大小可分为:

微小结节(<5毫米):绝大多数为良性,需定期随访。

小结节(5-10毫米):需结合形态特征判断风险。

较大结节(>10毫米):需警惕恶性可能。

▲根据密度可分为:

实性结节:均匀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白色团块。

磨玻璃结节:均匀半透明影,似磨砂玻璃,不掩盖支气管血管结构。像云雾状的淡淡阴影。

混合性结节:实性与磨玻璃成分共存,恶性风险较高。部分实性部分磨玻璃。


▲根据数量可分为:

单发结节:需鉴别良恶性。

多发结节:可能是多原发的肿瘤,也可能为感染、炎症或转移病灶。



怎么知道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研究表明,体检发现的肺结节中,90%以上为良性或陈旧性病变,诊断良恶性需综合结节大小、密度、形态等,以及患者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疾病史等评估。难以判断时,可间隔复查肺部CT、行PET-CT检查、或行穿刺活检、气管镜活检,结合血液肿瘤标记物辅助判断。


发现肺结节都有什么办法进行处理?  

发现肺结节不必紧张,多数为良性,随访观察即可,即使怀疑恶性也有多种治愈手段。建议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利用多学科联合门诊获取专业诊疗建议,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情况,给出随访或针对性处理方案。


肺部结节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灯”,提醒我们关注肺部健康。随着国家对癌症早筛早诊政策的推进,以及医学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肺结节的管理正朝着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广大群众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配合专业医疗建议,全方位守护肺部健康。


上一篇:一年半内家里4人确诊癌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0731-88771111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便捷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