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老百姓俗称“歪脖子”,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势异常为特征,表现为一侧颈部肌肉产生挛缩或颈椎发育畸形,诱使患者头部歪向一侧,同时还有程度不一的颈部活动受损。不仅让病人肌肉、骨骼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而且由于久治不愈并破坏正常外貌,让患者倍感焦虑。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一种“神经网络功能障碍疾病”。流行病调查显示,痉挛性斜颈的人群不在少数,好发于30-40岁左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绝大多数病例为特发性,约有12%的病例呈现家族遗传史。
根据痉挛性斜颈累及不同的肌肉,可分为侧倾、旋转、前屈、后仰等4种类型。
治疗方式:一是用药干预,但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只能缓解部分症状,且长期服药所致副作用大;
二是局部向受累肌肉内注射肉毒素来降低肌张力和缓解痉挛,而疗效只能维持3-6个月,此后需重复注药,后期因产生抗药性使肉毒素失效;
三是施行周围神经切断和肌肉切断术、硬脊膜下脊神经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等外科手术,前者术后容易伴发侧枕部皮肤麻木、肩痛等不良反应,后者经常酿成同程度转颈、耸肩无力、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与上述疗法相比,DBS技术已经取代神经毁损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离断术,成为顽固痉挛性斜颈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可逆性、可调性、微创性的技术优势。
上一篇:什么是脊髓电刺激
下一篇:怎样才能预防痉挛性斜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