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提醒:有家族史的人趁早做几件事
当得知家族中有亲人患癌,很多人心头都会蒙上一层阴影,担心自己是否也会“中招”。其实,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癌症确实存在遗传倾向,家族性癌症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除了受到一家人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外,还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
一、那种癌症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虽然大多数癌症主要受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但部分癌症类型在家族中表现出一定的聚集现象,值得更早关注:
1、乳腺癌: 如果母亲或姐妹等近亲(有多位亲属)患乳腺癌,尤其是家属年轻时就检查出乳腺癌,那么患病的可能性会比一般人群更高一些。
2、胃癌、肠癌(大肠癌): 亲属中有多人患消化道类癌症,或者有亲属较年轻时(如50岁前)就被确诊,特别是弥漫型胃癌,需提高警惕。共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腌制食品,饮酒等等)更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3、肝癌: 在我国,大部分肝癌与乙肝有关。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等途径在家庭成员间传播,这可能导致肝癌风险在家族中显现。母亲若携带乙肝病毒,子女需特别注意。
4、鼻咽癌: 这种癌症在某些地区和家族中表现出较明显的聚集倾向,有家族史的人士即使迁居生活环境,发病率仍旧比较高。
5、卵巢癌:与乳腺癌类似,部分卵巢癌也与遗传因素有关。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携带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关键点: 亲属患癌人数越多、发病年龄越轻、患的癌症类型越少见(如男性患乳腺癌),或者有多位亲属患不同癌症,家族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越需重视患癌的风险。
二、有家族史,该如何更好地守护健康?
面对家族癌症史,恐慌无益,积极行动才是关键。以下几步越早做越好:
1、清晰了解家族健康信息:
主动向父母、祖父母、叔伯姨舅、兄弟姐妹等了解情况:谁患过什么癌症?确诊时大概多少岁?是否患过不止一种癌症?尽可能记录详细准确,这对判断自身风险至关重要。
2、主动告知医生,寻求专业评估:
在看病或体检时,务必主动、详细告知医生你的家族癌症史(具体哪些亲属、患什么癌、确诊年龄)。
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结合你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初步判断你的风险等级,并给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这比自行猜测或过度担忧更有意义。
3、重视并落实针对性健康筛查:
定期筛查是降低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医生可能会建议你:
●开始筛查的年龄比普通人更早。(例如,普通人群建议45岁开始肠镜筛查,有家族史者可能需提前到35岁甚至更早)。
●定期筛查的频率多(如普通女性1-2年一次乳腺检查,高危者可能需要每年一次甚至更密)。
●选择更精准的筛查方法。 (如乳腺高危人群可能需要结合乳腺钼靶检查和乳腺超声或磁共振)。严格遵医嘱,坚持定期筛查,不能因为一次结果正常就掉以轻心。
●疫苗接种
目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的疫苗只有两种:HPV疫苗和乙肝疫苗。在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尽早接种。
面对家族遗传史带来的恐惧,我们不应被其束缚,而应积极行动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应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等,也能有效降低患癌的几率。
关于长沙裕湘医院“肿瘤科医生提醒:有家族史的人趁早做几件事 ”的问题,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需要得到更专业的诊断,更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点击>>>在线咨询按钮或直接拨打0731-88776668咨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