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激增了数倍,已然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
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是为了截获脱落的血栓栓子,并保证下腔静脉通畅,达到防止肺栓塞发生的目的。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把这种装置放置在下腔静脉中,阻挡下腔静脉系统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而造成肺动脉栓塞,保护患者生命。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滤器的品种增多,滤过效果提高明显降低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
目前,滤器一般可分为临时性滤器、永久性滤器、可取出滤器(又称临时永久两用滤器)3 类。在肾静脉下方放置滤器,待下肢静脉血栓清除或稳定后,收起并取出滤器,整个手术过程只需十几分钟,创伤小,患者无痛苦。
下腔静脉滤器的特点下腔静脉滤器置⼊后能阻挡3毫⽶以上的栓⼦进⼊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不⾄于影响静脉回流,且并发症少、损伤⼩ 、出⾎量少、恢复快等优点,使栓塞的⾎管再通。下腔静脉滤器形态好⽐滤⽹,相当于在患者⾎管内张开⼀顶“保护伞”。

下腔静脉滤器分类
永久性滤器:这是最早出现的滤器类型,⼀旦置⼊,⽆法取出,只能永久性留置。
可转换性滤器:置⼊后可以在⼀定时间内从体内取出,这段时间过后难以或⽆法取出,成为永久性置⼊物。
临时性滤器:置⼊体内后,必须在⼀定时间取出,不能永久性留置。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适应症
一.绝对适应证:
1.已经发生有症状的肺栓塞或下腔静脉及髂、股、腘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
(1)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
(2)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3)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
2.有症状的肺栓塞,同时存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者。
3.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漂浮血栓或大量急性血栓。
4.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栓塞者。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欲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和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者。
二.相对适应证: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须谨慎。
1. 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包括:
(1)闭合性颅脑损伤;
(2)脊髓损伤;
(3)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
2. 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3. 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
4. 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
5. 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关于长沙裕湘医院“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问题,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因罹患癌症需要得到更专业的诊断,更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点击>>>在线咨询按钮或直接拨打0731-88776668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