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沙裕湘医院官方网站

帕金森患者出现疼痛怎么办

  帕金森病(PD)作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除了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等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往往更具隐蔽性威胁,据临床数据统计,约 60%-85%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在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疼痛,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运动功能障碍,形成 “疼痛 - 活动减少 - 症状恶化” 的恶性循环。了解疼痛的成因、类型及科学应对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状态至关重要。

    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需遵循“病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日常护理为基础” 的原则,结合患者疼痛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1. 核心治疗:优化帕金森病基础用药

    疼痛的根源多与多巴胺不足相关,因此调整抗帕金森病药物是缓解疼痛的首要措施,尤其适用于肌肉骨骼痛和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

    增加多巴胺能药物剂量:若患者疼痛在“关期”(服药效果减退、症状加重的时期)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左旋多巴(如美多芭)的剂量或服药频次,或缩短 “关期” 持续时间;

     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可增强多巴胺作用,改善肌强直和肌张力障碍,间接缓解疼痛,尤其适合无法耐受大剂量左旋多巴的老年患者;

     添加金刚烷胺或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可改善肌强直,苯海索(安坦)等抗胆碱能药物对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如足部痉挛痛)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认知副作用。

2. 对症治疗: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若基础用药调整后疼痛仍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止痛药物,需避免盲目自行用药(尤其避免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

      肌肉骨骼痛:优先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可缓解肌肉劳损和炎症反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和心血管副作用);若伴随肌肉痉挛,可联用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巴氯芬);

      神经病理性疼痛:首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抗惊厥药物,或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缓解刺痛、烧灼感;

      中枢性疼痛或剧烈肌张力障碍痛:若常规药物无效,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如羟考酮),但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成瘾和便秘、嗜睡等副作用。

3. 康复治疗:主动运动与物理干预结合

     康复训练是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萎缩和姿势异常的关键,需长期坚持,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制定方案:

主动运动:改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

     每日进行 30-40 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水温 37-38℃为宜,避免受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

    针对性进行肌肉拉伸训练,如颈肩部拉伸(缓慢转动头部、肩膀环绕)、腰背拉伸(靠墙站立、双手上举)、下肢拉伸(坐姿屈膝、足底按摩),每次拉伸保持 15-30 秒,重复 3-5 组,可改善肌肉张力,减少酸痛;

     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走直线),预防因姿势异常导致的关节压力增加,降低腰背痛风险。

物理干预:缓解疼痛与肌肉痉挛

     热敷与冷敷:肌肉酸痛时用 40-45℃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每次 15-20 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肌张力障碍急性发作时(如足部痉挛),用冰袋冷敷(外包毛巾,避免冻伤),可暂时缓解肌肉收缩;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皮肤神经,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肌肉骨骼痛均有一定效果,可在家中使用便携式设备,每日 1-2 次,每次 20-30 分钟;

     按摩与针灸:每周进行 1-2 次专业按摩,重点放松颈肩、腰背及下肢肌肉,避免过度用力;针灸可选择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辅助缓解疼痛。

4. 生活方式调整:减少疼痛诱发因素

     日常习惯的优化可有效降低疼痛发作频率,提升患者舒适度:

     姿势管理:保持正确坐姿(椅子高度适中,背部贴紧椅背,膝盖与髋关节呈 90°)、站姿(挺胸抬头,双脚与肩同宽),避免长时间弯腰、低头;睡觉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减轻脊柱和关节压力;

    避免过度劳累: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做饭)需循序渐进,避免一次性完成过多任务,感到肌肉酸痛时及时休息,可借助助行器、扶手等辅助工具减少身体负担;

     保暖与防潮:寒冷、潮湿环境易加重肌肉僵硬和疼痛,需注意保暖,尤其在秋冬季节,外出时佩戴围巾、手套,室内保持温度 22-25℃,湿度 50%-60%;

     饮食调理:适当补充钙(如牛奶、豆制品)、维生素 D(如鸡蛋、深海鱼,或遵医嘱补充制剂),预防骨质疏松引发的骨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诱发可能。

5. 心理干预:缓解 “疼痛 - 焦虑” 恶性循环

     疼痛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帕金森病患者因疾病困扰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放大疼痛感知,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疏导:家人、护理者需多与患者沟通,理解其疼痛感受,给予情感支持,避免忽视或否定患者的疼痛描述;

     专业心理治疗:若患者出现明显焦虑、抑郁,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调整负面认知,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缓解情绪压力;

    社交互动:鼓励患者参与帕金森病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疼痛应对经验,减少孤独感,提升治疗信心。

关于长沙裕湘医院“帕金森患者出现疼痛怎么办”消失了?”的问题,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有脑科等相关问题需要得到更专业的诊断,更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点击>>>在线咨询 按钮或直接拨打0731-88771111咨询! 

何时需紧急就医?警惕疼痛背后的“危险信号”

   并非所有疼痛都由帕金森病本身引起,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疼痛突然加重,且伴随发热、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可能提示感染、骨折);

     疼痛固定于某一部位,且逐渐加重,夜间尤为明显,伴随体重下降、乏力(需排除肿瘤、骨转移等恶性疾病);

     肢体疼痛伴随麻木、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可能提示脑卒中、脊髓病变);

    服用止痛药物后出现严重副作用(如黑便、呕血、头晕、意识模糊)。

     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患者、家属、医生、康复师等多方协作,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方案。通过科学治疗、规律康复、细致护理,多数患者的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重新回归有质量的生活。记住:疼痛不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必然宿命”,积极应对,才能让生活更轻松。


    

上一篇:帕金森病患者为何出现身体疼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0731-88771111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便捷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