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沙裕湘医院官方网站

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消失了?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脑内分泌的多巴胺细胞减少和脑内多巴胺浓度降低

在患病初期,当患者服用药物左旋多巴制剂后,大脑中会转化为多巴胺,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此期间,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帕金森病的“蜜月期”。一般早期使用较少的药物和小剂量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其实药物的蜜月期跟药物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主要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帕金森病的早期应用药物效果特别好,甚至有一些比较轻的病人服用药物之后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

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症状加重,即使应用药物也不能很好的控制僵硬、震颤、迟缓等这些症状,所以就有了蜜月期的说法。

通常患者在“蜜月期”的生活质量比较高,蜜月期”后大多数患者就会出现异动症、运动波动等难以克服的运动并发症。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毕竟是外源性的补充多巴胺,不像正常脑部生理性分泌多巴胺稳定,药物的使用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药效时间变短,需要逐渐增大剂量,最后就会引起受体不敏感,蜜月期减退的情况。“蜜月期”只能维持到患病后的4-5年,5年以后患者就会出现药效越来越差;药量越来越大;药物的维持时间越来越短;药物的起效时间越来越长。再加上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或者并发症出现,比如说剂末现象、开-关现象。此时患者用药后产生的效果就如同“波浪线”一样,每次用药后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每次服药前症状明显加重,这就是剂末现象,,又称为疗效减退或剂末恶化。开-关,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肢体僵直,运动不能,就像断电一样,比如在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脚上好像戴了脚镣铅锤,举步维艰,过一会或者吃药后又活动突然恢复正常,肢体僵硬消失,可以自如活动。

      蜜月期消退后需要处理的就是药物的副作用,再增加药物会引起患者更多不良反应,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可以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术后可减少药物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另一方面可以明显减少副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通过在大脑中植入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这种疗法属于可逆性,非破坏性治疗,不损毁神经核团,就能改善神经功能,术后相关神经刺激参数可以通过体外无创设定,具有可调控的优点。


关于长沙裕湘医院“帕金森病的“药物蜜月期”消失了?”的问题,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如果您或您的亲朋好友,有脑科等相关问题需要得到更专业的诊断,更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点击>>>在线咨询  按钮或直接拨打0731-88771111咨询!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0731-88771111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便捷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