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裕湘,精医厚德
——记长沙裕湘医院新址启航
湘江北去,看百舸争流。蹉跎岁月,忆尘封往事。
在长沙这个网红城市,走在傍晚的湘江西畔,有个凯旋门式建筑,黄色起底,灰色屋檐点缀,搭配层层方圆形拱门,异常夺目,这就是裕湘纱厂古建筑群。每每行走至此,都能感受那份积淀已久的历史气息,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唤醒这些建筑遗址的尘封往事。
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力量。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湘江河畔的裕湘纱厂,始建于风云激荡的清末民初,距今已有110年历史。百年纱厂曾两易其名,经华纱厂、湖南第一纱厂、裕湘纱厂,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见证了长沙轻工业发展的蹉跎岁月。
1912年,辛亥革命热潮掀起,湖南都督府参议吴作霖提出“痛外货之充斥,生民之穷困”,筹措创建纱厂。经过十多年努力,纱厂规模不断壮大。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的长沙遭遇“文夕大火”,当时的湖南第一纺织厂被迫迁至怀化市黔阳县安江镇,凭借坚持生产、爱国敬业的精神,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度肩负生产军布的任务。1943年1月,纱厂员工捐献飞机15架,提供军布300余万匹。充分的后备物资,也成了抗日战争期间“常德会战”取得胜利的关键筹码。
1943年10月,湖南省政府、湖南第一纺织厂等多家单位合作投资,组成了三湘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在银盆岭原湖南第一纺织厂旧址复建,更名后的裕湘纺织厂,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步入轻工业的鼎盛时期,为长沙纺织行业带来了无限春光。
1956年,随着纱厂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为解决广大职工及家属子弟的就医问题,裕湘纱厂职工医院正式成立,这就是长沙裕湘医院的前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沙最早的职工医院之一。裕湘医院先后开设了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科、妇科、产科、体检科、皮肤科等诊疗科室,为数十万职工子弟及周围群众提供了医疗健康保障服务,大大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就医看病和就近分娩,成为了很多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印记。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随着经济腾飞和社会的快速变迁,时代的年轮也带给了裕湘医院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为了配合市政府城市规划和扩容升级,裕湘医院经长沙市发改委、规划局及卫健委等部门协调批准,决定迁址重建,并选址于长沙市滨江新城(岳麓区)核心地块岳北路和边围洲路交叉口。
历经数年的精心规划和建设,2019年一栋崭新的大楼在医院新址拔地而起,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三万六千余平方米,规划床位三百余张,这就是涅槃重生的长沙裕湘医院!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医院迅速启动了各项筹建工作,至2022年初已基本通过了各项审查验收,全面开设了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中医科、妇科、产科、儿科、口腔科、皮肤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眼科、健康管理中心等近30个重点临床科室;另设有医学月子会所、产后康复科等特色门诊科室。医院配备了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CT、超声诊断、心电图、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病理科、麻醉科、中西药房、供应室等功能科室,引进飞利浦CT、MRI、DR、奥林巴斯宫腔镜、腹腔镜、美国GE四维彩超、海扶刀、电子胃肠镜、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生化分析仪和血球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数十套。并建设了高标准手术室8间,其中百级(防辐射)层流手术室1间、千级层流手术室2间,万级层流手术室3间以及标准手术2间,全方位为医疗诊治提供硬件支持和技术保障。
百年传承,精医厚德,我们始终不忘初心。
长沙裕湘医院再次按下了启动键,但我们的精神始终得以传承。精业笃行、厚德上善,救死扶伤、严谨行医,裕湘人将在百年奉献、百年奋斗的星光照耀下,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坚持“专家型团队、前沿性技术、家人式服务”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继续为周边居民、“老裕湘”群众、新老长沙市民及周边地市民众健康提供更有效、优质的就医就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