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沙裕湘医院官方网站

肌张力障碍判断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肌张力异常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或肌张力障碍等。

肌张力增高: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如剪刀步态、膝盖超伸、脚趾扣抵、挎篮手等。通常作为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肌张力降低: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降低或消失,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脑卒中软瘫期、脊髓损伤的休克期等。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于肌张力的改变引起的持续的异常的姿势与正在进行中的动作的阻断。临床上常见类型有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及手足徐动症等。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可对肌张力障碍明确诊断,但仍需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亨廷顿病

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症状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速度快、运动模式变幻莫测、无持续性姿势异常,并伴肌张力降低,部分患者还可见精神障碍、痴呆等表现。而肌张力障碍不自主运动速度慢、运动模式相对固定、有持续性姿势异常,并伴肌张力增高,一般无精神障碍、痴呆等。

2、僵人综合征

僵人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躯干肌(颈脊旁肌和腹肌)和四肢近端肌紧张、僵硬和强直,而面肌和肢体远端肌常不受累。但是肌张力障碍可出现面肌和肢体远端肌受累的表现。

3、帕金森病

主要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还可出现便秘、多汗、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障碍。患者到晚期可出现认知障碍乃至痴呆,甚至是视幻觉,而肌张力障碍一般不会出现认知障碍的情况。

4、特发性震颤

常表现为上肢远端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伴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下肢较少受累。随着病程的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至晚期可出现意向性震颤。一般而言,肌张力障碍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而特发性震颤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也可长期缓解。

5、痉挛性斜颈

由于颈部肌肉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造成的一种头部旋转性姿势,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头肌、斜方肌、三角肌及颈夹肌的收缩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人起病多见。多见于锥体外系器质性损害。

6.麦杰综合征(Meigesyndrome)由法国HeuryMeige(1910)首先描述,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以双眼睑痉挛和(或)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痉挛性收缩为临床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为1:2~3,30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7.手足徐动症(athetosis)又称指划运动、易变性痉挛(Mobilespasm),它是一个综合征,为多种神经系统疾患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由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复合在一起的一种异常运动,临床以肌强直和手足发生缓慢不规则的徐动为特征表现。根据其受累部位可分为偏侧性和双侧性。



相关文章

在线咨询 0731-88771111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 便捷挂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