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一、什么是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通常由摔倒等低能量损伤所致,是老年人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多发生于老年人滑倒摔伤。骨质疏松是该疾病的高危因素。大多由间接暴力(低暴力)损伤引起。·少数由直接暴力(高暴力)损伤引起。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1.疼痛 股骨粗隆间骨折位移可引起剧烈疼痛。
2.肿胀 股骨粗隆间血供丰富,骨折后出血多,肿胀较股骨颈骨折明显。少数无移位的患者可无明显肿胀。
3.皮下淤血瘀斑 患者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为广泛的皮下瘀血。
4.活动受限 骨折断裂移位引起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同是患者会因为患肢活动加重骨折端的疼痛,从而拒绝活动。
5.患肢外旋、短缩畸形 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关节外骨折,没有关节囊的制约,患者出现下肢外旋短缩畸形。
三、股骨粗隆间骨折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由于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国内外学者均主张积极早期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合并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上一篇: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下一篇: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